欢迎您访问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属中学官方网站!
新闻资讯
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学校新闻
学校新闻

半亩方塘,唯“活”可清 ——浅谈对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

发布时间:2020-11-11 发布人:校长马东宝 浏览:647次 字号:

  赶在新版公众号首发,凑凑热闹,谈不上寄语,就说说我们教学的这点事儿吧。

  来到附中有段日子了,很充实、很紧张,也很美好!这是一所传承勤奋与奉献的学校,校园内洋溢着朴实的奋斗与热烈的期待,感动着我也激励着我。有时累了就去听下课,说心里话,还是好喜欢这干净的三尺讲台,一堂堂风格迥异、色彩纷呈的课也足以使我放松下来,安静下来,享受然后羡慕……

  于是,一时心痒,借着这方小小的文字天地,想和大家聊聊我对课堂教学的一些看法,希望能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。

  其实,可能还要从一个很老很老的话题说起——什么是一堂好课?这个话题讨论已久,一代代求变的教育人、一个个推陈出新的时代却总没能得出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,这个现象本身或许就揭示了答案,因为“好”的内涵是“变”的,是“活”的!那就仅以语文为例,说说我的一家之言。

  我喜欢的语文课,是灵动的、自由的。《沧浪诗话》中有这样一段话,形容唐诗的空灵绝妙:“盛唐诸人,唯在兴趣。羚羊挂角,无迹可求。故其妙处,透彻玲珑,不可凑泊。如空中之音、相中之色、水中之月、镜中之象,言有尽而意无穷。”这是唐诗的境界,也是我神往的语文课的境界,但怎样才能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呢?

  我以为,首先要有打破架构的意识。我们知道,每一堂精彩的课堂呈现,背后都是精心的备教材、备学生,甚至很多老师都要写出详实的教案,这就是我们提前的架构。没有它是不行的。但是,如果以为有详细的教案就可以上出好课了,是肯定不行的。因为学生是“活”的,“活”的课堂什么情况都可能出现。

  记得以前做的一堂公开课,课题是:转换角色成为阅读的主动者。我希望学生能在阅读中质疑,质疑后发问,理解“发现问题”的重要意义,进而,与命题人换位思考,了解命题规律。我准备了四段阅读,文本量还是很大的。45分钟的一堂课,出乎我意料的是,学生对问题有着更深刻的洞察。我的第一个选段是余秋雨先生的《书海茫茫》的第一段:

  像真的海一样,我们既赞美它,又害怕它。远远地看,大海澄碧湛蓝,云蒸霞蔚,但一旦跳入其间,你立即成为芥末,沉浮于汹涌混沌之中,如何泅得出来?……

  由于文字很短,学生很快把眼睛盯在了“赞美”与“害怕”上,又很快地揭示了作者以比喻的手法传递了“赞美”与“害怕”的内涵,我很高兴学生们的分析,“句不离段”的命题思路立刻显现出来,正当我要快速推进下一个选段的时候,学生提出:“泅”怎么解读?对于这个提问,我非常的兴奋,我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大大的“泅”字,让学生就词所在句来思考答案。于是那种在汹涌混沌中挣扎的特征很鲜明的浮现了出来,我们就“词不离句”的分析也很快达成共识。然而,学生没有就此终止,他们提出:“泅”字本身也非常耐人寻味,水中一个“囚”字,非常的形象,其他词语很难有这样的效果。我的心被学生们点燃了,我带领他们分析“囚”这个字的会意性,并比较了“游”、“渡”等字,“泅”字水中被困的特征一下子显现出来。接着,学生们又提出:“泅”字用得好,直接体现了题目书海“茫茫”的特征,而“茫茫”也诠释了为什么要用“泅”字。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,我和学生们都沉浸在思考的享受中,从“词不离句”、“句不离段”,我们探讨到了写作中用语的准确、题目对主旨的章显、句与句间的呼应……一堂课,我们进行了不到两个选段,但师生却在紧张的交流中走进了阅读。课下,一位听课的老师问我:您怎么解释没有完成教案所显示的进度呢?我说:我觉得很值,学生能学到东西,懂得思辨,品味到了质疑的魅力,进度就已经不那么重要了。

  有时我在想,语文课堂的魅力在什么地方?在所谓的“完整性”上吗?记得几位年轻教师曾对我说:课堂完不成进度,很苦恼。“进度”对我们真的那么重要吗?如果,我们为了完成事先设计好的进度,而带领学生匆匆走过,没有了质疑,没有了变化,没有了意外,我们算上一堂好课吗?

  那么,什么是语文课的完整呢?我以为,语文课的本质是师生间思维的碰撞与情感的交流,它的载体是课内文、课外文及至生活,其真正的魅力,不只在于传递,更在于触发和延展。如果学生们能够思考、懂得鉴赏,能够在深味中于学业、于人生有非常的收益,这将是一名语文老师莫大的成功。因此,语文课的完整不取决于讲者,而取决于受者。学生有没有在课堂中参与问题的设计,有没有质疑与思考,有没有师生间、生生间的交流与碰撞,有没有共同的提炼与升华,就成为了对语文课完整性的最重要的注解。如果一节语文课,忽视掉了这些,那么,所谓的完整就成为了架子,成为了一个“舞台”,而表演者只有教师一人!

  第二,一堂好的语文课,就是一幅意蕴深悠的国画。大家都知道,一幅好的国画是一定要有“留白”的。留白者,留下的是味道,是最妙的笔有尽而意无穷,一堂好的语文课也应如此。

  多年的听课中,我发现很多老师都精心设计了多媒体课件,图文并茂,逻辑井然,这非常好。然而,一路听下来,内心却又颇多怅然。

  问题设计了,答案也跟在后面,指尖一点,似乎清晰自然。可偏偏有时学生们回答的不是预设好的词、句子,有时还有不足,有时还超出了,可别管怎么样,答案却只有展示在电子屏上的一个。这可真让人好生的失意!

  语文课堂的精彩就在于诱发学生的思维,以多重的见解,产生个性解读的魅力。“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”正是基于此。如果,语文的课堂,也被“标准”统一了的话,那么,谁人不可教语文?

  因此,我以为好的课件,是学生思维的触发器,电子屏上的每一行文字、每一幅图片、每一段视频都在带动着学生积极的投入思考,而不应当是计时器,滴滴答答催促着,突地戛然而止,然后告诉学生,这就是“标准”的答案。

  “留白”应当是语文课件最美的色彩,语文课的留白留下的恰是学生的思考、辩证的空间。

 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有一间屋子,命名为“半学斋”,开始不解其意,后来查一下,才知道,半学斋的斋名源出《尚书-说命》:“惟敩(教)学半”,大致的意思是半教半学,放在我们的课堂上,是在告诉我们,老师教一半,另一

半给学生呀。

 

  有时,我们总怕孩子听不懂,就拼命地讲,掰开揉碎地讲,讲得我们心力憔悴,然后慨叹:你们怎么还不会呀?其实,太多时候,少讲一点,讲精一点,给学生思考、感悟的时间多一点,学生有了自己探究、悟道的过程,才会有真的懂!

  语文学科的特点本就在于它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思考空间,激发人们去欣赏、去品味。近代著名的学者王国维曾经说过: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,必经过三种境界。第一种境界是:“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”表明了探究知识,无畏险阻,执著坚定的信念。第二种境界: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突出矢志不渝的追求,痴心不改。第三种境界:“众里寻她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”充分展示了经过不懈的努力,获得成功后的惊喜。试想,如果缺少了自我的思考与探究,缺少了个人执著的奋斗与拚搏,只在别人一路的指示下找到灯火阑珊处的伊人,那么,又何言品味苦苦寻觅、豁然成功后的惊喜呢?一刻都不敢松手,“一步步”牵引着学生“深入”地学习语文,本身也就会禁锢了学生的思想,破坏了语文创造性的空间美,学生也不会真正的超越老师。庄子曾经调侃过颜回,他说: “夫子步亦步,夫子趋亦趋,夫子驰亦驰, 夫子奔逸绝尘,而回瞠若乎后矣。”这也就是后人所说的“亦步亦趋”,形容事事追随和模仿别人,终无法超越。这也难怪天下只有一个孔子!

  所以,教学中做到“点到为止”,留一片“白”给孩子,讲“一半”,留“一半”给孩子,还学生一片思考的天空是多么的重要呀!

  第三,好的语文课重在一个“活”字。怎么活呢?

  讲个小故事吧,有一天,子夏去问自己的老师孔子,让他评价一下颜回、子贡、子路和子张,孔子说:颜回的仁义比我好、子贡的口才比我好、子路的勇敢远胜于我而子张的为人庄重我万万不及。子夏本来是跪着的,这时吃惊的跳起来,说:老师!这就是我一直想不通的问题。这些学生都比您好,为什么他们要拜在你的门下学习呢?孔子笑着说:颜回的仁义心很强,但是不知道变通;子贡的口才很好,但是不够谦虚;子路非常的勇敢,但是不懂的退让;子张为人庄重,但是和人合不来。这些学生,各有所长,各有所短,我可以看出他们的长处和短处,发掘他们的优点,改善他们的缺点。他们虽然都有比我强的地方,却并不是完善的,这是他们一直跟着我,不愿离开我的原因啊!

  这个故事可以用许多成语来形容,因材施教、有的放矢、量体裁衣、因人而异……但无论怎样形容,这里边都隐含着一个关键词“活”字。受教者是活的,教学内容就是活的,教材就是活的,教法就是活的。

  我们以“讨论”课为例吧。有些老师有种误区,觉得只要有了“讨论”,课堂就是高效的,这显然是个错误的逻辑。有时候,明明很容易的问题,甚至都是学过的知识,也还要分组讨论,学生们呢,由于没什么味道,老师又执意让论,只好做做热烈的样子,这就不能不令人深思了,讨论为了什么呢?如果学生不能成为受益者,谁受益了呢?

  我以为,一堂语文课中的讨论应当是这样的:在师生学习碰撞中,遇到了不易逾越之处,以一己之力确实会遇到很大的困难,并且,大家论道确实利于突破,那么就讨论之甚至辩论之,如果教师确实认为所抛出的问题内涵非常丰富,利于学生锻炼思维、表达、合作、交流,那就像“抖包袱”一样,吊足了学生胃口,然后让学生们一起津津有味的咀嚼,只有这样,“讨论”才真的是有色彩的!

  语文课的生动与精彩在于师生间、生生间深度的碰撞,任何机械而苍白的“模式”,都只会伤害学生们对语文的热情!

  其实,这世上就没有哪一种模式能完美的、长久的适合一个学科,内容总在变化、学生总在变化、教学的情境也在变化,甚至授课者每天的情绪、思维都处在变化之中,这是哪一种单一的模式能适应得了的呢?那种把教学的成功单纯的寄托于某种模式身上的人,就是个懒教师,不懂得“活”的教师,也就不会上出好课。

  陶行知先生讲“教学合一”,教与学之间,贵在一个“合”字,合是适合、是契合、是吻合,某种程度是巧合,“合”则“活”矣。

  教随学走,灵活婉转,学者才谈得上有趣、有力、有用!但如果教者只是一厢情愿,那就会出现无趣、无效甚至无用的情况!

  说着说着,说语文也就不是在说语文了,其实,学科虽有不同,可理是通的,学科间相互借鉴会更好的提升我们的教学品质,这也是印证教学中的一个“活”字,不拘泥于一地,才有海阔天空!所以,我特别倡导我们附中的老师们要跨学科听课、跨学部听课,在不断地比较、借鉴中,让我们每个人的课堂活起来!

  半亩方塘,唯“活”可清!让我们一起在教学中悟道,悟一个“活”字,悟出一片清明!

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属中学校长马东宝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20.11.11

 
0.643019s